首页» 工大故事

校园变迁——印象中的我校东院校舍原貌

发布日期:2022-04-13 作者: 陈晓安 访问量:

1958年天津工业学校升格为机电学院。1962年四院合并后,为我校“东院”,此处系北洋大学旧址,是我调来天津的第一所校舍,除我去化工学院工作的四年间,联系较少外,一直没离开过。1966年邢台地震后,对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,几乎每栋房屋我都仔细看过,非常熟悉,颇有感情。

它位于老城防边缘“西沽武库”,附近有两个卡口,京津公路北洋桥旁的卡口叫忠孝门,丁字沽南大街和红塔寺大道交口处的卡口叫仁义门。早年这里非常荒僻,将近黄昏便无人走动。老北洋桥在南大楼东南角附近,道路紧靠我校南墙。新北洋桥是1951年建成的,并修建了光荣道。

据1946年北洋大学补测的总平面,版图很大。建筑群周围建有围墙,靠近光荣道和丁字沽南大街的水坑边,有铁丝网围栏,四周埋有界桩。

正校门设在北运河畔,主轴线东西向,左右建筑物基本对称。教学建筑以方位或用途命名,如北大楼、南大楼、西大楼、化学楼、物理楼等。学生宿舍称“斋”,有一至六斋。办公用房及教工宿舍等其他建筑,平房叫“房”,楼房叫“楼”,从一到十七按顺序混合编号。杂房及日本侵略时搭建的简易房屋,皆以用途称呼。我初来时基本还是老样子,只是用途有些改变。

校门内与南、北大楼之间是一片空地,周围甬路旁种有很多桃树,可惜1954年被洪水浸泡枯死。西面是一条小“河”,中间有小桥跨过,两岸翠柳垂荫,显得校园格外幽静。北大楼西有一片枣林,成为二号楼、三号楼的天然屏障。二、三号楼是北洋大学的教授住宅,海外游子回国时,常有人委托他们的子女或亲友前来观光,看看小河流水、枣树林和曾住过的二、三号楼,拍些照片带回思旧。

北大楼西南路旁砖台上,有一钢结构节点实物,是抗日战争时期北洋大学从被炸毁的黄河大铁桥残骸中截取的,对直观教学很有好处,也是历史的见证。

北洋大学的早期校舍,多是青砖、瓦垄铁顶、砖木结构建筑,它们的代表是化学楼。化学楼位于现东院校门西侧,呈“L”形,内有实验室和阶梯教室。正门面临老路,似是早年校门,门匾上刻有“国立北洋工学堂”等字样,门垛上塑着“1917”可能是建成年代。

一斋位于主轴线西端,是“U”形二层学生宿舍楼,背朝西,紧临水坑。二至六斋,用其他房屋改建而成。如:二斋原是教学用房,增加了内隔墙分成单间;三斋原是风雨操场,加隔断、楼板及外楼梯后,改为二层宿舍;五斋原是图书馆;六斋似民宅。

一号房是城堡式建筑,墙顶上砌有垛口,俗称“团城”;在校门北侧,突出校墙紧靠北运河堤岸,对外有门,与北洋水师是否有关,未曾考证。

老建筑结构很有特点,如化学楼屋架的支点有的竟压在窗户拱券上;二斋是一米多深的满堂红灰土基础,直至地面后才砌墙体,也很少见。

北大楼、南大楼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的。北大楼由著名建筑师阎子亨先生设计并施工,建筑立面简捷,所用红机砖为舶来品。南大楼是港务局谭震工程师设计的,外墙用耐火砖砌出浅黄色线条美化,修缮时不意发现门上方抹灰层内,有一刻有“北洋工学院”字样的石匾,当即修复保留;内部标准较高,地面用水泥花砖铺砌,地面与楼板间有白灰炉渣隔音层。楼顶上有一钟楼,很远就可望到,时钟已不存在,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受损拆除。

西大楼是“T”形建筑,据碑文记载,是校友集资捐赠的图书馆,中途停建。办公、阅览部分只建了两层,尾部书库建了一层多,后接建成两层并扩大了一些,有明显的痕迹。

北新楼是解放前建的分户型住宅,时期较晚,年代不详。物理楼是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建的。

校内有自备供水系统,水井在化工楼西南角附近道路中央,楼西侧地下有一耐压型储水罐,顶部露出地面,用气泵加压后,输送到用水点。除物理楼有暖气设备外,均为火炉取暖,每临冬季很多烟筒穿出窗户沿墙爬过楼顶,显得非常杂乱,影响美观。

由于当时四周空旷,这里是唯一的建筑群,很多地形地貌的水准点和觇标,都设在这里。一斋前有“北特”水准点,现仍保留使用,其他均已废弃。

1957年为建实习工厂,征用邢家台土地五十余亩,扩大了校园面积。

1958年建化工楼,拆除了四、五、六号楼。并把主轴线改为南北向。

1979年至二十一世纪初,陆续进行了大规模地改扩建工程。新建学生宿舍楼、学生食堂,拆除了一斋、二斋、三斋、五斋和原学生食堂等。建新校门和修整校前区,拆除了西大楼和化学楼。为建图书馆,拆除了七至十一号房、四斋和十六号楼。建教学主楼时拆除了二、三号楼。红桥区沿北运河西岸修建“北洋公园”,将院墙附近的房屋全部拆除,经力争保留了团城及老校门。2001年学校与“房信”合作建学生宿舍楼时,拆除了六斋(即二宿舍)。一斋后水坑填平,辟为运动场。

红塔寺大道南侧,有甲、乙、丙三种户型平房住宅。1964年又陆续增建一些。1992年红桥建委将此处拆建为“桃花东里”居民区。

北洋大学时期老建筑物,现仅有南大楼、北大楼、北新楼、物理楼、团城和老校门,有的应申请为文物保护建筑。

现在的“东院”,高楼耸立,生气勃勃,面貌焕然一新,像座美丽的花园。今非昔比令人兴奋,是河北工业大学师生的骄傲。我身临目睹它的变化和发展,感到无比欣慰。今忆原貌写下永记。


合并前的天津化工学院

1958年天津市决定建立“天津化工学院”。由天津工业学校化工科、全建制转业的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预备学校、天津市化工局干部学校三部分人员组成。校址设在化工部筹建的化工学院下马工程建筑内,与化工部“天津化工研究院”共用。

该下马工程已建成两栋住宅(一、二号楼),六栋学生宿舍(三至八号楼),一栋教学楼和食堂、淋浴室等生活福利用房。教室和实验室占用教学楼西侧,设无机、有机、高分子、化工机械等四个专业,东侧为化工研究院。三号楼安排行政办公和教工单身宿舍。四号楼为学生宿舍。教工家属住在二号楼和六号楼中的一部分。化工厂安排在原化工学院施工单位废弃的临时工棚内,条件极差,主打产品为酸洗抗蚀剂“若丁”和乙酰乙酸乙酯。其余由化工研究院使用或管理。

袁血卒任天津化工学院院长,各部门负责人多为总后预校或空军部队的转业军人,部队作风很浓。行政人员每晚还要上晚班,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。

为了便于协调两院关系,共同建立一个党委,由市委工业部李志敏部长兼任党委书记,化工研究院周院长和袁血卒任副书记,袁血卒主持日常工作。

因校舍不足,借用了千里堤外空军营房,占用了天津轻工业局建成未用的“工业企业管理学校”教学楼。同时,着手筹建新校舍。受当时思潮影响,想法颇有魄力,拟将化工研究院以东至咸阳北路,南至津霸公路,北至北运河大片土地,全部作为规划发展用地。但国家对每生用地指标有限制,为了达到目的,不断加大在校学生规模,最后加至12000人,才勉强通过。委托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总平面图,几经周折,获得市建委批准。限于投资能力,先建学生食堂兼礼堂,为了早日动工,重复使用了天津大学给民航学院设计的图纸。教学楼由市建院设计。工程由天津第八建筑公司施工,该公司力量薄弱,且承担化工学院和河北科技学院两项工程,人员不足。两院都要求加快进度,并请省、市领导施压。施工单位只好在两个工地间,频繁调动工人予以应敷,结果两败俱伤。幸好学生食堂早已开工,未受影响。

高分子教研室购进一“钋铍”中子源,防辐射要求很高,还拟添置“60”,特建立了“03实验室”。当时属于“绝密”工程,请来市建筑设计院经过严格政审的人员给予设计,放射性专业由李振东主持。工程由八建三工区施工,适值我国经济困难时期,工人情绪及精力欠佳,加之冬季施工保护措施不力,虽已完成但质量很差。

不久全国压缩基建战线,建校工程停止,教学楼仅完成三层主体。

1962年合并为天津工学院。院领导决定放弃西院(化工学院)。使用的原化工学院房屋退让给化工研究院,教工家属居住的二号楼只出不进。借用的空军营房归还原主。学生食堂及教学楼未完工程价拨给工程机械研究所。03实验室价拨给复印研究所。化工厂陆续拆建为教工住宅。化工厂家属宿舍被红桥区建委拆迁,建“绥中南楼”。

1990年前后,车铃厂曾为“化工东楼”(即工业企业管理学校教学楼)产权问题,上诉红桥区人民法院。2004年修建地铁一号线延长线时,因工程需要将此楼拆迁。

化工学院从建立至合并、放弃,只经过短暂的四、五个年头即不再存在。此片土地现已成为繁华的居民区。 

作者:陈晓安,原基建处高级工程师,1993年退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