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档案馆历史沿革
原天津建筑工程学院于1959年建立档案室。除管理文书档案外,还管理部分教学档案和科技档案。
1962年四合院合并后,9月建立了“天津工业学院档案室”。由党委办公室领导。统一管理党、政、工、团文书档案和备份教学档案、科技档案、会计档案。建室初,室藏档案1472卷,配备专职干部2人。
1964年5月,为加强科技档案管理,学院成立“技术档案室”,由院长办公室领导,配备专职干部1人。
1969年3月,院革委会成立后,恢复文书档案室工作,有两名同志负责管理。又于11月,文书档案室随疏散人员搬到河北涉县索堡(山上),后又转到武安县午级粮校旧址。1970年7月又搬回天津。返津后,开展了收集、整理、鉴定、销毁工作,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,并增配了一名专职干部。
1980年底,恢复建立科技档案室,由院长办公室领导,先配备1人1981年增为两人。
1985年1月院领导决定,将文书档案是与科技档案室合并成立综合档案室,5月 ,正式合并办公,为科级建制,由院长办公室领导,综合档案室建立后,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,对档案兼职人员和文书人员进行了培训,清理了积累20年的文件材料,并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,对案件进行编目上架。1988年10月,在天津市档案局组织的“全市文书档案业务建设评比检查“中,被评为市一级单位,并在天津市档案业务建设总结交流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。
1993年1月,河北省教委批复同意建立副处级综合档案室。
2008年12月,综合档案室恢复为科级建制。
2014年10月,档案馆成立,分设综合档案室、学生档案室、人事档案室三个科室。
(二)档案馆现状
我校档案工作受河北省教育厅、河北省档案局及天津市教委、天津市档案局的指导、监督与检查。
档案馆下设综合档案室、学生档案室、人事档案室三个科室,负责全校各部门、各学院形成的各类永久、长期和短期档案。
现有专职档案工作人员8人,每个学院和机关各职能部门的办公室主任为兼职档案员46人。
目前,室藏面积700余平米,分为档案库房、整理室、阅览室、办公室四个部分。有专门的计算机管理软件,硬件建设齐备。
(三) 综合档案室的库藏
学院因1951年与北洋大学合并为天津大学,档案材料均转至天津大学档案馆。我校综合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为1958年重建以来及合并院校前身形成的档案材料。
文书档案建立最早,共有六个全宗。建国前档案为一号全宗,档案135卷,已于1988年12月移交天津市档案馆管理。1962年天津机电学院、天津化工学院、天津建工学院、河北工学院四院合并定名为河北工学院,四个院合并之前的档案分别为2号全宗、3号全宗、4号全宗和5号全宗,四院合并后的河北工学院为6号全宗,延续至今。科技档案门类系1986年建立,教学档案、声像档案系1987年建立。
1995年,我校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教办[1993]429号文件关于《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》,《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》,(1994年1月1日起施行)的指示精神,结合我校管理、教学、科研、生产实习等档案产生的领域范围,确定我校档案实体分类的最高层位为十一个一级类目,分别为:(1)DQ (党群);(2)XZ( 行政);(3)JX (教学);(4)KY (科研);(5)CP (产品生产和科技开发);(6)JJ( 基本建设);(7)SB (仪器设备);(8)CB (出版物);((9)CK (财会);(10)SX (声像);(11)SW(实物 )
2008年,我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、国家档案局《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》(第27号令)(2008年9月1日起施行),并结合我校实际,对原有的档案分类进行了完善和补充,确定我校档案实体分类的最高层位为十四个一级类目,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XS学生、WS 外事、JY机要三个档案门类。
室藏档案及年接收量统计(截止2016年12月31日)
类别 |
合计(卷) |
平均每年收进数量(卷) |
党群 |
1163 |
约50 |
行政 |
7047 |
约100 |
学生 |
4729 |
约500 |
教学 |
52781 |
约3600 |
科研 |
3139 |
约120 |
基建 |
1854 |
约170 |
设备 |
1895 |
约100 |
产品 |
144 |
约10 |
出版物 |
264 |
约7 |
外事 |
57 |
约10 |
财务 |
12280 |
约700 |
声像 |
6527 |
约30 |
实物 |
226 |
约20 |
机要 |
179 |
约5 |
总计 |
92285 |
约5500 |
档案馆既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,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。基本任务如下:
1.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令、政策和规定,规划全校档案工作;
2.制定本校关于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,并负责督察、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;
3.负责接收(征集)、整理、鉴定、统计、保管全校的各类档案及有关资料;
4.围绕学校中心任务,不断拓展档案服务领域,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;
5.负责编辑档案参考资料,编制检索工具,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;
6.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,开展多方面协作,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;
7.负责对全校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;
8.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和教育活动;
9.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;
10.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;
(三)档案的利用
档案用户主要有5种类型, 分别为学校管理工作人员、教学工作人员、科研工作人员、在校学生、毕业校友。
不同用户对档案均有不同的需求,希望得到的服务和内容有所差异,所以我们根据需求, 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。
使用人员需求分析 |
管理人员 |
教学人员 |
科研工作者 |
在校生 |
毕业校友 |
使用目的 |
了解历史信息和学校现状, 制定决策和发展战略。 |
了解教学方针政策和学生学习水平,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,交流教学经验,提高教学质量。 |
进行教学研究和科研课题研究。 |
为深造和就业服务; 为毕业实习、毕业设计和写毕业论文等服务。 |
办理学籍相关材料; 鉴定学历信息; 联络同学好友,心系母校发展。 |
需求特点 |
档案需求具有全局性、综合性、浓缩性和业务指导性等特点。 |
要求档案内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, 且方便获取、使用。 |
所需档案材料理论性、专业性较强, 注重资料的全面、完整和系统性。 |
档案要求真实、详实、准确, 且满足不断更新和查询的需求。 |
需求具有不确定性、多样性和长期性, 需要提供便捷的远程查询和处理服务。 |
服务示例 |
院校领导在工作决策中, 需要参考历年的基础数据, 尤其是加工后的信息。 |
新进教师查阅年长教师的教案、笔记、总结,获取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。 |
查询本校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历程、成果和最新进展等信息。 |
学生毕业时办理户口、学籍档案的迁移手续。 |
毕业多年的校友聚会; 母校校庆时校友联系;或丢失学历证书后的补办工作等。 |
近些年来,来档案馆查阅各类档案有6300多人次,查阅20000多卷次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得以显现,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。尤其在“211工程”验收、本科教学水平评估、学科建设等评估中档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为各类评估、验收、检查提供了详实的材料,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。